自2014年底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系统原代管县供电企业实现整体上划以来,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省市公司加大了对新上划县公司各项工作的管理、支持和帮扶力度,新上划县公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但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目前县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化管理成效不明显  

在一体化管理推进实施中,由于县公司对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主动并轨、全面融入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各专业业务衔接的顺畅度。同时由于市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对县公司专业管理部门的对口帮扶指导不够,没有及时将市公司专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向县公司移植、渗透和延伸,对县公司各项工作的管控、监督、检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管理工作成效。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从2021年省公司开展的多轮次“四不两直”安全督查通报来看,一些问题常查常犯,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触碰安全生产“红线”的事件还没有完全杜绝。清水县域中低压配电网薄弱问题突出,35kV变电站布点较少,8座35kV变电站中有4座变电站属串供、T接供电,28条10kV线路中有5条线路供电半径超过30km、17条线路主干线采用LGJ-50导线,同时没有按照省公司要求在变电站出口2km以内实现绝缘化改造。向县城供电的4条10kV线路均处于重载或满载运行状态,且分支线路大多数为裸导线,线路故障率较高,供电可靠性较差。30kVA及以下小容量配变占比近50%,而且大多数为S7及以下高耗能配变,渗漏油严重,运行可靠性差,户均容里不能满足要求,安全可靠供电压力较大。  

经营管理面临挑战受经济下行影响,公司经营管理区域内售电里增长乏力,同时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也将对公司售电量产生影响。其次,受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公司管辖用户电费回收风险增加。再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损线路、台区治理不力,降损增效成效不明显。  

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需要加强  

slectro清水县作为国家能源局对口帮扶县,自2012年国家能源局对清水县实施对口帮扶以来,至2015年底农网改造共计投入8806万元,年均投入约2200万元,是国家能源局实施对口帮扶之前年均投入的2倍。但由于近年农网改造升级资金约60%用于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用电,所以,实际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资金丰常有限,且受早期农网改造升级标准低的影响,造成清水县域配电网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低电压、频繁停电等问题尚未得到全面治理,电网建设改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优质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部分员工优质服务意识不强,履责不到位,供电服务有关要求落实不严格,触碰优质服务“红线”的事件时有发生,优质服务投诉居高不下。国网公司、省公司进一步精简业扩手续提高办电效率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受国网公司项目管理制度限制,一些大型临时项目供电无法及时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形象。  

扶贫工作精准度需要提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蓝图,电网企业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清水县公司认真落实省市公司工作要求,提前完成贫困村三相动力电全覆盖建设任务;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满足新农村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临时施工及永久用电需求;实施农村电网低电压、“卡脖子”问题治理,有效提升了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但在一些涉及精准扶贫临时项目用电、电力杆线迁移、电网设备增容改造等方面,由于受国网公司项目管理制度及集约化管理要求限制,无法实施或实施进度不能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扶贫工作的力度和精准度。  

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县公司员工队伍尤其是基层供电所所长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学习力不强,对新技术、新业务、新知识以及新管理要求的学习掌握不够,更谈不上通过学习实现对具体工作的指导和提高;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消极应付,影响县公司整体工作的质量。随着依法治企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国网公司、省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县公司上划前采取的稳定农电工队伍的措施在上划后已无法实施,部分“三新”供电服务公司员工因暂时的收入差距而产生消极怠工现象。  

持续提升县公司管理水平  

全面融入,提升县公司一体化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县公司对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公转”意识,减少和杜绝“自转”意识,切实增强推进县公司一体化管理实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证一体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各专业衔接顺畅。二是市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县公司对口专业的帮扶指导,推行差异化分析,将市公司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向县公司移植、渗透和延伸,市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像“师带徒”般领着各县公司的“徒弟们”干,带动县公司各专业逐步提高,如多进行现场专业辅导或安排县公司有关人员近距离参观学习,加强专业技术水平的纵向指导。三是县公司应主动并轨、全面融入,积极作为,吸收市公司专业管理部门的经验,针对县公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市公司的指导下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工作,消除管理、技术盲区。四是要强化县公司和乡镇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各县公司要深化对标工作,正确对待对标排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经验、查短板、促提升”上来,加强对先进典型经验的交流学习,达到“学习借鉴、改进提高”的目的。五是组织开展县公司间、县公司内乡镇供电所间管理互查活动,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县公司管理水平。六是强化市县职责,健全市县捆绑考核机制,将县公司专业指标管理水平、业绩、成效与市公司对口专业管理部门的业绩持钩考核,推动市县管理水平和业绩匹配,实现市县公司管理全面接轨,提升县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  

综合施策,夯实县公司安全生产基础  

一是强化县公司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省市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要求,把两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沉到一线,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抓安全。两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基层站所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基层站所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以严细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基层站所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强化市公司对县公司安全管理监督责任的落实。市公司要切实发挥专业管理优势,常态化开展对县公司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落实闭环管理要求,对县公司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有效督促指导县公司规范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强化重点现场的安全管控。要严格落实现场作业方案及三项措施会签审批制度,坚决杜绝盲目施工作业,对作业人员数里多、事故风险等级高的现场、严防死守,及时发现并制止现场违章行为,确保现场安全可控、在控。四是提升对基层站所指导的精准度。做到“一站有问题、万站受教育,一所有隐患,万所受教育”。市县公司对一些典型的、常查常犯的问题,可以图文并茂编制“傻瓜”型工作手册,下发各基层站所对照开展工作,有效指导基层站所现场工作的开展。五是强化《安规》培训考试,建立县公司《安规》月度抽考制度,严肃考试考核,保持全员《安规》培训考试高压态势,督促全员主动学习并严格执行。  

挖潜增效,加强县公司经营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用电市场开拓工作。发挥用电市场开拓整体协调机制,积极主动跟踪地方政府重点工程及招商引资项目进度,在县公司、供电所两级指派专人,为重点项目早报装、早建设、早投运提供优质服务,做到项目供电,保障与项目建设进度同步甚至超前,努力扩大售电里增里市场。清水县供电公司近期将重点跟踪做好清水县东部新城区新建供电线路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工作进度,在项目批复后及时组织进行实施,努力增加新的售电量增长点。二是确保电费颗粒归仓。电费回收是体现公司经营成果的重要经济指标,是确保公司正常经营的重要基础。应建立和完善用电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开展对用电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和管理工作,对信用不佳的用电客户可采取预交电费的方式,防范电费回收风险。同时应建立和完善电费回收预警处置预案,明确对各类预警信息的处置程序和措施,实现对各类预警信息处理的制度化和流程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加强欠费管理工作,避免电费损失。三是强化线损管理。理清各专业线损管理职责界面,切实把线损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专业、各部门、各岗位,推进生产、运行、营销各专业融合和管理协同,开展高损、负损线路及台区专项治理。市公司各专业部门要加强对县公司对口专业的线损管理业务指导,通过落实线损管理各项责任措施,推动县公司线损管理方式向科学化、精益化转变。四是强化量价费损对标考核。建立县公司、供电所负责人对标考核结果兑现办法,按照指标的管理责任和权重对县公司、供电所负责人进行精准考核,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严格兑现,促使县公司、供电所负责人加强管理,努力提升经营指标,提高对省市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实现的贡献率。  

抢抓机遇,加快县域配电网建设改造步伐要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局对口帮扶清水县的有利契机,通过合理规划、实施项目储备、加快建设改造进度,建设坚强县域配电网,满足县域负荷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做好配电网规划及项目储备。按照“农网发展三年上台阶”目标,实行县域配电网统一规划,统筹县域配电网发展,坚持县域配电网规划与县、乡镇政府规划相统一,并兼顾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源等多元化负荷发展,满足各类接入需求,并据此分年度做好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储备,实现精准投资。做好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认真落实年度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计划,按时间节点安全、高质里完成年度配电网建设改造任务,不断提升县域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水平,农村电网薄弱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切实保障农业和民生用电,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  

主动作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供电企业只有为电力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推动窗口服务标准化运作。严格热行“一口对外、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行“一证受理、免填单”等服务举措,不断提高办电效率。深化优质服务举措。  

常态化开展“零投诉创纪录”及“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严格执行投诉通报及服务投诉现场会制度,严肃处理服务投诉及属实责任性投诉,将优质服务投诉与供电所、员工各类评先选优相挂钩,努力营造优质服务高效运行的全新环境。做好供电延伸服务工作。针对客户产权用电设备故障引发的投诉,从客户的角度着想,做到“让客户先用上电”,再耐心细致地向客户讲明政策,阐明道理;在遇到非供电维护范围资产停电,或故障时,做好解释工作,客户维修确实有困难,公司尽最大能力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加强业扩报装过程管控。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汇报,充分利用业扩:报装工程项,目包,提高工程建设速度,满足大型临时项目供电需要,提  

升公司服务能力。多措并举,促进电力扶贫精准到位扶贫攻坚、电力先行。清水县公司于2015年底完成了600kW光伏扶贫试点项目配套电网建设工程,并顺利实现并网发电,得到省能监办书面通报表扬和清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公司将全面落实“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争当精准扶贫的“排头兵”。做好扶贫项目实施电力供应保障。主动对接扶贫项目,加快完善项目供电设施,建立县公司临时用电,项目快速响应机制,对涉及精准扶贫临时项目用电、电力杆线迁移、电网设备增容改造等方面的项目优先安排。加快完成农村配网建设任务。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打嬴扶贫攻坚战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低电压台区治理等工程项目实施,持续提高农网供电质量,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以人为本,加强县公司队伍建设  

加强县公司基层供电所所长队伍建设。建立乡镇供电所所长竞聘上岗工作机制,有序组织,加强考核管理,试点实行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并逐步推广,提升乡镇供电所所长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乡镇供电所业绩提升。切实提高员工的归属感。着力解决好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人文关怀,经常深入基层站所、深入员工家庭,了解掌握员工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对生活困难、生疾患病、孩子升学等问题,要主动做好排忧解难、济贫帮困工作。  

要广泛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真实想法,主动吸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凝聚起助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